网页客服,欢迎咨询
联系我们
      工作时间
  • 周一至周五:09:00-17:30
  • 周六至周日:10:00-16:00
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壶山施氏
2023-04-17 23:00:31 1083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青口镇壶山施氏


    提供人:施文铃


    提供时间:2023.04.12


    相关链接:


    1.站内原文:http://sszp.site/index.php/cms/show-305.html

    2.网文:https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710758849441581972


    支系概况:


    1.堂号、祠堂:

    宗祠位于青口镇葫芦山北麓,坐南朝北,祠前濑江环绕,祠周沃野千亩。

    宗祠建于清康熙七年(公元1668年),道光二十八年(公元1848年)重修,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再修,现整座宗祠面积800平方米,雕梁画栋、古色古香,正门有中国最后的科举“会元”、中华民国政府主席谭延闿为宗祠题写的《壶山施氏宗祠》一匾。

    新中国成立初期,施氏宗祠被国家征用,作为粮食仓库使用,至1993年始得归还。1994年,施氏宗亲集资80万元再修祠堂。我国著名水力发电学家、工程教育家、清华大学终身教授、壶山施氏宗亲施嘉炀老先生亲自书写《临濮流芳》制金匾赠与宗族,该匾至今高悬堂上,和众多祠内楹联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遗存和景观。

    2005年,宗祠扩建前厅,于祠堂中雕龙刻凤、饰以琉璃瓦面,并结合彩绘、黄金贴花等工艺,做到了“无木不刻花、朱璧显辉煌”。正面四石柱镂刻二副楹联“壶山靠背世世英才辈出,濑水环腰代代丁财两旺”“教子孙扬祖德敬老尊贤,修宗祠聚族心思祖爱乡”,另一边墙上雕刻有《二十四孝》故事和展现世界纳米学权威、十九世孙施至刚,清华大学终身教授、十七世孙施嘉炀事迹的青石雕图案,相当引人瞩目。


    2.始迁祖、迁移历史:

    施镇公


    3.族谱情况:

    明万历十二年(公元1584年),壶山施氏六世孙施琨、七世孙施适轩共同倡议修订《施氏族谱》,该谱流传至今,谱中以施镇为肇迁始祖,并订立了“孟仲继德、叔文绍英、允循善道、弈世嘉珍、克遵至理、永守纯仁、腾蛟起凤、大振家声”等字辈。

    到民国时,施氏宗族又对族谱进行了小规模的增补修定。然而,修谱艰难,后人保存族谱也不易,此后数十年间,由于战乱及保存不善等原因,壶山施氏族谱流失在外,险些失传。

    1988年,这本颇具历史价值的族谱流失到祥谦镇,几乎要被当地的商家当做虾米的包装纸,幸好被村干部发现,报告到祥谦镇党委、政府,由政府派员告知了族内宗老,大家急忙派人携款将族谱赎回,并在1995年重修祠堂之时,复印多份分发给各房宗亲。


    4.分布村庄:

    福建福州闽侯县青口镇壶山村(祖宗村)、农光村两村施氏族人七千余口,尚有族亲在不同历史时期迁居台湾、北京、上海、尤溪、大田、长乐等地以及海外。


    5.族贤:

    明清两朝,科举及第进士、举人、武举、岁贡二十几人。

    军界,南洋水师舰长施辉蕃,马尾海战英烈施甘澍,

    少将施广植、施泰祯、施芳等。

    近现代各界人才,清华水利工程教育家施嘉煬、台湾中兴大学教授施剑荧、寿山石雕艺术家施宝霖等等。


    上一页:没有了 下一页:江苏盐城阜宁县施千一公支系施氏
    全部评论(0)